方外司马
拼音: | fāng wài sī mǎ |
注音: | ㄈㄤ ㄨㄞˋ ㄙ ㄇㄚˇ |
方外司马的意思
词语解释:
称官居司马而不拘世俗礼法之人。
引证解释:
⒈ 称官居司马而不拘世俗礼法之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桓温﹞引奕为司马。 奕既上,犹推布衣交。在温坐,岸幘啸咏,无异常日。
引宣武每曰:‘我方外司马。’”
《北史·王晞传》:“﹝王晞﹞性闲澹寡欲,虽王事鞅掌,而雅操不移。在并州,虽戎马填閭,未尝以世务为累。良辰美景,啸咏遨游,登临山水,以谈讌为事,人士谓之‘方外司马’。”
网络解释:
方外司马
字义分解
- 拼音fāng
- 注音ㄈㄤ
- 笔划4
- 繁体方
- 五笔YYGN
- 五行水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外
- 五笔QHY
- 五行木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与方外司马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