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格
拼音: | shǒu gé |
注音: | ㄕㄡˇ ㄍㄜˊ |
手格的意思
词语解释:
徒手格击。
引证解释:
⒈ 徒手格击。
引《史记·殷本纪》:“﹝紂﹞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於是乎乃使专诸之伦,手格此兽。”
吕向注:“手格,谓徒手击之。”
《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手格猛兽。”
唐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潼关初溃散,万乘犹辟易。偏裨无所施,元帅见手格。”
鲁迅《华盖集·这回是“多数”的把戏》:“凡这些,从现在的‘通品’看来,大约都是谬种,应该派‘在德国手格盗匪数人’,立功海外的英雄刘百昭去剿灭他们的罢。”
网络解释:
手格
字义分解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4
- 繁体手
- 五笔RTGH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与手格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