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狗
拼音:bái gǒu
注音:ㄅㄞˊ ㄍㄡˇ

白狗的意思

词语解释:

白色的狗。
峡名。在湖北省秭归县。
亦作'白狗子'。

引证解释:

⒈ 白色的狗。

《山海经·南山经》:“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稌。”
《三国志·魏志·朱建平传》:“﹝建平﹞善相术……谓应璩曰:‘君六十二位为常伯,而当有厄,先此一年,独见一白狗,而旁人不见也。’”
明陆采《明珠记·探留》:“白狗苍鹰,公子王孙来打猎。”

⒉ 峡名。在湖北省秭归县。

唐杜甫《独坐》诗之二:“白狗斜临北, 黄牛更在东。”
唐白居易《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诗:“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

⒊ 见“白狗子”。

网络解释:

白狗 (塞缪尔·富勒执导电影)

  • 《白狗》是由塞缪尔·富勒执导,克里斯蒂·麦克尼科尔、保罗·温菲尔德、伯尔·艾弗斯主演的剧情电影。该片于1982年7月7日在美国上映。
  • 该片改编自法国作家Romain Gary的同名小说,讲述了茱莉收留了一条看上去很温顺的白狗,却意外发现了它有扑咬黑人的习惯,便将其送到驯兽中心以寻求解决之道。
  • 字义分解

    • 拼音bái
    • 注音ㄅㄞ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RRR
    • 五行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 拼音gǒu
    • 注音ㄍㄡ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TQK
    • 五行

    (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一种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