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n wén bù bái
ㄅㄢˋ ㄨㄣˊ ㄅㄨˋ ㄅㄞˊ
常用成语
BWBB
联合式成语
当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见“半文半白”。
出处: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来信》:“半文不白,半死不活的语言,对于大众仍旧是不顺的。”
语法:
半文不白作谓语、定语;指说话或文章。
示例:
听了乔泰这一遍半文不白的话,那女子犹豫起来。高罗佩《狄公案·四漆屏》
英语:
confused linguistic style
近义词:
- 1、半文不白、半死不活的语言,人民大众是不欢迎的。
- 2、幸前世这家伙《水浒传》看的分明,此等半文不白的对话倒也没有被难住,不曾露了马脚。
- 3、当时上映的外国片不是原版对话,就是打上一些半文不白的字幕,即使偶尔在一些影院也搞上“译意风”,但仍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
- 4、晓兰这一番训斥,其实似通非通,半文不白,是看了很多《包青天》之类电视剧,不知不觉学来的。
- 5、从昨晚开始,说话都用尊称,也半文不白——累的慌。
- 6、郭孝恪见老驴头和孟金叉逼得紧,最后发了狠,朝两人说道,这半文不白的话说得到也通顺,不过老驴头和孟金叉当即变了脸色。
字义分解
- 拼音bàn
- 注音ㄅㄢˋ
- 笔划5
- 繁体半
- 五笔UFK
- 五行水
(1)(数)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百|~大|~年|~尺|一斗~。
(2)(数)在…中间:~夜|~山腰|~天|~晌。
(3)(副)比喻很少:一星~点。
(4)(副)不完全:~新的楼房|房门~开着。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半文不白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