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实之词
bù shí zhī cí
ㄅㄨˋ ㄕˊ ㄓ ㄘˊ
常用成语
BSZC
偏正式成语
当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 1、将以不实之词歪曲他人形象作为侵犯隐私是一种法律反常情况,没有得到普遍承认。
- 2、许多不实之词广泛流传,引发了对中国人的敌意,也给我们的社区带来严重骚乱。
- 3、里边并无扣帽子打棍子等不实之词。
- 4、不过,我倒觉得刘太尉不可能有犯上之意,或许天下妒贤嫉能者多矣,捏造些骇人不实之词亦是常事!
- 5、你可以把我的话转告给那些在背后议论我的人,可以把关于我叛变的不实之词汇报给黑魔王!
- 6、我再次重申:我永远都不会伤害一个孩子。媒体上写的那些关于我的不实之词让我厌恶。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8
- 繁体實
- 五笔PUDU
- 五行金
(1)(动)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心儿的铁球。
(2)(形)真实;实在:~话~说。
(3)(名)实际;事实:传闻失~。
(4)(名)果实;种子:开花结~。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不实之词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