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ǐ nù bù xíng yú sè
ㄒ一ˇ ㄋㄨˋ ㄅㄨˋ ㄒ一ㄥˋ ㄩˊ ㄙㄜˋ
一般成语
XNBXYS
主谓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出处:
《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语法:
喜怒不形于色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示例: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英语:
show neither joy nor anger
反义词:
- 1、作为一条沙皮狗的处是,发愁时的样子也和平常一样,这叫做喜怒不形于色!喜怒不形于色造句。
- 2、亦即她一直在悄悄地拉锯,用“应对进退得宜”与“喜怒不形于色”的“自制心”,深深压抑着自己内心那份澎湃的热情。
- 3、但是兰开斯特大学管理学院的凯里?库柏教授认为摆脱“喜怒不形于色”可以促进男性的身心健康。
- 4、王老师为人大度,性情宽和,喜怒不形于色。
- 5、让见到的张角佩服不已,这可是当奥斯卡影帝的料,能喜怒不形于色,变幻表情相当于吃饭喝水。
- 6、不过在他喜怒不形于色,倒是轻描淡写的遮掩了过去。
字义分解
- 拼音xǐ
- 注音ㄒㄧˇ
- 笔划12
- 繁体喜
- 五笔FKUK
- 五行水
(1)(形)欢悦;快乐;高兴:欢~|~色|~庆。
(2)(形)可庆贺的:~事|~报|~酒。
(3)(名)〈口〉称怀孕为“有喜”。
(4)(动)爱好:~欢|~好。
(5)(动)某种生物适宜于什么环境;某种东西适宜于配什么东西:~阴|~雨。
(6)(名)吉庆的事:报~|道~。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xíng
- 注音ㄒㄧㄥˊ
- 笔划7
- 繁体形
- 五笔GAET
- 五行水
(1)(名)形状:方~|图~|地~。
(2)(名)形体;实体:有~|~影不离。
(3)(动)显露;表现:喜~于色|~诸笔墨。
(4)(动)对照:相~见绌|相~之下。
- 拼音yú
- 注音ㄩˊ
- 笔划3
- 繁体于
- 五笔GFK
1. 介词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
c.对,如“勤于学习”
d.向,如“出于自愿”
e.给,如“问道于盲”
f.自,从,如“取之于民”
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 后缀
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
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 姓。
与喜怒不形于色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