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文
拼音:shā wén
注音:ㄕㄚ ㄨㄣˊ

沙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沙滩上呈现的纹理。
英语servant的译音。旧指受洋人雇用的华籍跟班。

引证解释:

⒈ 沙滩上呈现的纹理。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巨洋水》:“水色澄明而清冷特异,渊无潜石,浅鏤沙文,中有古坛,参差相对,后人微加功饰,以为嬉游之处。”
南朝梁简文帝《侍游新亭应令》诗:“沙文浪中积,春阴江上来。”
唐卢照邻《晚渡滹沱敬赠魏大》诗:“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

⒉ 英语servant的译音。旧指受洋人雇用的华籍跟班。

清夏燮《中西纪事·粤民义师》:“佛山绅士闻之,谓中西之衅,实起自汉奸。向来违抗封舱之案,必先撤其沙文,使之供应窘絶。”
《黑籍冤魂》第六回:“子晋荐他到一个洋商处做个沙文。沙文是外国人的奴隶。”

网络解释:

沙文

  • 沙文:汉语词汇
  • 沙文:历史人物
  • 沙文:沙文主义
  • 沙文:四川省凉山州委常委、布拖县委书记
  • 沙文 (汉语词汇)

  • 沙文,汉语词语,拼音shā wén。释义为沙滩上呈现的纹理。
  • 字义分解

    • 拼音shā,shà
    • 注音ㄕㄚ,ㄕㄚ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IITT
    • 五行

    shā

    1. 非常细碎的石粒: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2. 像沙的东西:沙糖。豆沙。沙瓤。

    3.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

    4. 姓。

    shà

    1. 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