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米
拼音: | shǔ mǐ |
注音: | ㄕㄨˇ ㄇ一ˇ |
黍米的意思
词语解释:
黍子碾成的米。
指糯米。
指糯米。
引证解释:
⒈ 黍子碾成的米。
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笨麴并酒》:“﹝粟米酒﹞贫薄之家,所宜用之。黍米贵而难得故也。”
《新唐书·五行志一》:“细如丝髮,大如黍米。”
《东周列国志》第六回:“﹝周桓王﹞使人以黍米十车遗之曰:‘聊以为备荒之资。’”
清郝懿行《证俗文》卷一:“煮黍米为粥和生大麦芽搅漉取汁煎之,濡者为餹稀,乾者为餹条。”
⒉ 指糯米。
引《太平御览》卷八五一引晋周处《风土记》:“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角黍。”
国语词典:
黍所结的果实。
网络解释:
黍米 (食品)
- 1、光饼就有蒸饼、煎饼、胡饼、汤饼,面食就有糕、捻头、馒头、馄饨,米饭就有稻米饭、黍米饭、胡麻饭、乌米饭,还有粟粥、粉粥。
- 2、甘夫人指点着她把花瓣和叶子揉碎了,和煮的黍米、酒曲搅在一起,放入陶瓮里,再用泥巴封。
- 3、其手稿密行细字,小如黍米,圈圈点点,举证浩繁,考据颇详。
- 4、“俗,先以二节日,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
- 5、“准确的说,我们关于当时人类吃的谷物知之甚少,‘茵特罗德女士’可以为我们提供她食用小麦、大麦和黍米的直接证据,”说。
- 6、结果表明,以糯米为酿造原料并添加部分黍米,可使黄酒醇香柔和,清爽自然。
字义分解
- 拼音shǔ
- 注音ㄕㄨˇ
- 笔划12
- 繁体黍
- 五笔TWIU
- 五行金
(1)(名)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叫黍子;碾成米叫黄米;性粘;可酿酒。
(2)(名)蜀黍;高梁。
(3)(名)玉蜀黍;一年生草本植物;也叫“玉米”、“棒子”或“包谷”;叶长而大;子实可做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