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之珠
mǐ lì zhī zhū
ㄇ一ˇ ㄌ一ˋ ㄓ ㄓㄨ
常用成语
MLZZ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比喻细微弱小的东西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料尔等米粒之珠,吐光不大;蝇翅飞舞,去而不远。”
语法:
米粒之珠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 1、米粒之珠,焉放光华?你们简直是找死!
- 2、米粒之珠,也放光华?蝼蚁也敢反抗本仙么?笑话。
- 3、天地变,神龙现,米粒之珠也放光华。
- 4、米粒之珠,也敢于皓月争辉,简直是不自量力!
- 5、始知米粒之珠,光不足耀;萤星之火,势不足燃。
- 6、果然,小盒子里有一颗绽放着柔和光晕的米粒之珠,苗毅不客气,直接收进了自己的储物袋里面。
字义分解
- 拼音mǐ
- 注音ㄇㄧˇ
- 笔划6
- 繁体米
- 五笔OYTY
- 五行水
1.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米。大米。稻米。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2.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3. 姓。
- 拼音lì
- 注音ㄌㄧˋ
- 笔划11
- 繁体粒
- 五笔OUG
- 五行火
(1)(名)(~儿)小圆珠形或小碎块形的东西:豆~儿|米~儿。
(2)(量)用于粒状的东西:一~米|三~子弹。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米粒之珠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