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士
拼音:sāo shì
注音:ㄙㄠ ㄕˋ

骚士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文士。

引证解释:

⒈ 犹文士。

清陈确《黄山道士韩养元师弟传》:“豁诸子之愁思,展骚士之逸兴。”
清蒲松龄《拟上徵天下博学宏词亲考拣用以备顾问群臣谢表》:“或以博物仙人,寄跡金马;甚有孤忠骚士,托志江蘺。”
姚华《曲海一勺·骈史下》:“文人骚士,嚙指断鬚而不得者,女红田畯,以无心得之於口吻之间。”

网络解释:

骚士

  • sāo shì ㄙㄠ ㄕㄧˋ
  • 骚士
  • 犹文士。 清 陈确 《黄山道士韩养元师弟传》:“豁诸子之愁思,展骚士之逸兴。” 清 蒲松龄 《拟上徵天下博学宏词亲考拣用以备顾问群臣谢表》:“或以博物仙人,寄迹金马;甚有孤忠骚士,托志江蘺。”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下》:“文人骚士,啮指断须而不得者,女红田畯,以无心得之於口吻之间。”
  • 字义分解

    • 拼音sāo
    • 注音ㄙㄠ,ㄙㄠ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CCYJ
    • 五行

    sāo

    1. 动乱,扰乱,不安定:骚乱。骚扰。骚动。

    2. 忧愁:“离骚者,犹离忧也。”

    3. 指中国屈原的《离骚》,后泛指诗文:骚体。骚人。骚客。风骚(①指《诗经》和《离骚》,代指古代诗歌或文化;②指妇女举止轻佻)。

    4. 举止轻佻,作风下流:骚货。

    5. 同“臊”(sāo ㄙㄠ)。

    sǎo

    1. 古通“扫”,尽其所有,扫数出动:“大王宜骚淮南之兵。”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GHG
    • 五行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