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穴之士
yán xué zhī shì
一ㄢˊ ㄒㄩㄝˊ ㄓ ㄕˋ
一般成语
巖穴之士
YXZS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指隐士。古时隐士多山居,故称。
出处: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其君见好岩穴之士,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隘巷之士以十数,伉礼下布衣之士以百数矣。”
语法:
岩穴之士作主语、宾语;指隐士。
示例:
圣祖皇帝诏求岩穴之士,九卿公举九人。清方苞《张朴村墓志铭》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岩
- 五笔MDF
- 五行土
(1)(名)岩石:~层|~浆|~心|~盐。
(2)(名)岩石突起而成的山峰:七星~(在广西)。
- 拼音xué
- 注音ㄒㄩㄝˊ
- 笔划5
- 繁体穴
- 五笔PWU
- 五行水
(1)(名)岩洞;泛指地上或某些建筑物上的坑或孔;动物的窝。
(2)(名)墓穴。
(3)(名)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也叫穴位或穴道。
(4)(名)姓。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岩穴之士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