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gòng gōng |
注音: | ㄍㄨㄥˋ ㄍㄨㄥ |
共工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史传说人物。为尧臣﹐和歡兜﹑三苗﹑鲧并称为'四凶'﹐被流放于幽州。
古代官名。工官。本谓供百工之职﹐后为官名。
古代官名。汉代少府的属官。王莽时又改少府为'共工'。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传说中的天神,与颛顼争为帝,有头触不周山的故事。有关共工的传说不尽相同。参阅《山海经·海外北经》及《大荒北经》、《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又, 屈原《天问》王逸注, 共工名为康回。
引《淮南子·墬形训》:“共工,景风之所生也。”
高诱注:“共工,天神也。人面蛇身,离为景风。”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顓頊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絶。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唐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共工氏触皇天之八柱。”
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儒》:“女媧销石, 共工触柱。”
郭沫若《女神·女神之再生》:“上古时代。 共工与颛顼争帝之一日,晦冥。”
⒉ 古史传说人物。为尧臣,和驩兜、三苗、鲧并称为“四凶”,被流放于幽州。
引《书·舜典》:“流共工于幽洲。”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见威王》:“昔者, 神戎战斧遂 ; 黄帝战蜀禄 ; 尧伐共工。”
⒊ 古代官名。工官。本谓供百工之职,后为官名。
引《书·舜典》:“帝曰:‘俞,咨垂,汝共工。’”
孔传:“共,谓供其职事。”
孔颖达疏:“今命此人云:‘汝作共工。’明是帝谓此人堪供此职,非是呼此官名为共工也。”
《史记·五帝本纪》:“舜曰:‘谁能驯予工?’皆曰垂可。於是以垂为共工。”
裴駰集解引马融曰:“为司空,共理百工之事。”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先王知其如此,故知农者以为后稷,知工者以为共工。”
⒋ 古代官名。 汉代少府的属官。 王莽时又改少府为“共工”。
引《汉书·刘辅传》:“上乃徙繫辅共工狱,减死罪一等,论为鬼薪。终於家。”
颜师古注:“少府之属官也,亦有詔狱。”
《后汉书·宋弘传》:“弘少而温顺,哀平閒作侍中, 王莽时为共工。”
李贤注:“王莽改少府曰共工。”
国语词典:
神话传说中炎帝的后裔。相传与颛顼争天子失败,怒触不周山而导致天柱折,地维绝。见汉.王充《论衡.谈天》。又相传共工为水神。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共工 (神话人物)
- 1、共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九天玄女断然拒绝。
- 2、政府采购、税收征管、公共资源转让、公共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制定流程控制和定期轮岗制度,防止权力滥用。
- 3、他的确削减了公共程预算。
- 4、断送古今惟岁月,昏昏腊酒又迎年。谁知羲仲寅宾日,已是共缺陷天。桐待凤鸣心不死,泽因龙起腹难坚。寒灰自分终消歇,赖有诗兵斗火田。
- 5、的神话,"九首人面蛇身而青"的相柳、以及九首食于九山霸九洲共等神话形象。
- 6、相传,共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字义分解
- 拼音gòng,gōng
- 注音ㄍㄨㄥˋ,ㄍㄨㄥ
- 笔划6
- 繁体共
- 五笔AWU
gòng
1. 相同,一样:共性。共同。同甘共苦。
2.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共。休戚与共。
3. 一起,一齐:共鸣。共勉。共议。共处(
)。4. 总计,合计:共计。总共。
5. 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gōng1. 古同“恭”,恭敬。
2. 古同“供”,供奉,供给。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3
- 繁体工
- 五笔AAAA
- 五行木
(1)(名)工人和工人阶级:矿~|钳~|瓦~|技~|女~|~农联盟。
(2)(名)工作;生产劳动:做~|上~|加~|勤~俭学|省料又省~。
(3)(名)工程:动~|竣~。
(4)(名)工业:化~(化学工业)|~交系统(工业交通系统)。
(5)(名)一个工人或农民一个劳动日的工作:砌这道墙要六个~。
(6)(名)(~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做~。
(7)(名)长于;善于:~诗善画。
(8)(名)精巧;精致:~巧|~稳。
(9)(名)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参看〖工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