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条约
拼音: | běi jīng tiáo yuē |
注音: | ㄅㄟˇ ㄐ一ㄥ ㄊ一ㄠˊ ㄩㄝ |
北京条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不列颠(英)帝国、法国、俄罗斯帝国(沙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 1、一八六零年,战争结束,订立《北京条约》,九龙半岛正式割让予英国。
- 2、本文辨析四则:其一,《中法北京条约》中、法文本异同的最初发现;
- 3、其实,《北京条约》只是为法国“正式”向清政府索取内地置产权提供了藉口。
- 4、正如印美双方签订此类友条约一样,北京担心,这样的条约会帮助印度在核武器项目商取得进展。
- 5、本条约须经批准,批准书应尽速在北京互换。
- 6、尽管北京一直是全球化的国际规则和条约的最大受益者,但同一时期内,它仍要求外界世界少管它的事。
字义分解
- 拼音běi
- 注音ㄅㄟˇ,ㄅㄟˋ
- 笔划5
- 繁体北
- 五笔UXN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京
- 五笔YIU
- 五行木
(1)(名)首都:~城|~师。
(2)(名)指我国首都北京:~剧。
(3)(名)(Jīnɡ)姓。
- 拼音tiáo,tiāo
- 注音ㄊㄧㄠˊ,ㄊㄧㄠ
- 笔划7
- 繁体條
- 五笔TSU
1. 植物的细长枝:枝条。柳条儿。荆条。
2. 泛称条形的东西:条子。面条儿。便(biàn)条儿。金条。铁条。
3. 细长的形状:条形。条纹。条案。条几(jī)。条凳。条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条。身条。
4. 项目,分项目的:条例。条令。条文。条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
5. 层次,秩序:条理。条贯。有条不紊。
6. 量词。
与北京条约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