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
拼音:nà xī zú

納西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分布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278万人(1990年)。用纳西语。曾用象形东巴文字和音节哥巴文字,现通用汉文。信东巴教。古代纳西族百科全书《东巴经》有重要文化价值。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业。

国语词典: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参见「麽些族」条。

词语翻译

英语
NakhiethnicgroupinYunnan
德语
Naxi
法语
Naxi

网络解释:

纳西族 (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民族)

  • 纳西族(Naxi minority)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为云南特有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
  • 纳西族有本民族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纳西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诗文、绘画、雕塑、乐舞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 纳西族中家族组织普遍存在,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泸沽湖地区纳日人(摩梭人)的亲族组织保持着比较古老的特征,纳西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ㄋㄚ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XMWY

    见“纳”。

      • 拼音
      • 注音ㄒㄧ
      • 笔划6
      • 繁体西
      • 五笔SGHG
      • 五行

      (1)(名)西方:~边|~南。

      (2)(名)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

      (3)(名)姓。

      • 拼音
      • 注音ㄗㄨ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TTD
      • 五行

      (1)(名)家族

      (2)(名)古代的一种酷刑;杀死犯罪者的整个家族;甚至他母亲、妻子等的家族:~刑。

      (3)(名)种族;民族:汉~。

      (4)(名)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