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志
拼音:shǒu zhì
注音:ㄕㄡˇ ㄓˋ

守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坚守自己的志向。
谓女子不改嫁。

引证解释:

⒈ 坚守自己的志向。

《左传·昭公十三年》:“我先君文公,孤季姬之子也,有宠於献。好学而不贰……亡十九年,守志弥篤。”
《后汉书·逸民传·王霸》:“王霸字儒仲,太原广武人也,少有清节。及王莽篡位,弃冠带,絶交宦……隐居守志,茅屋蓬户。”
唐张九龄《上封事书》:“上善则守志而后时,中人则躁求而易操。”
明高启《咏隐逸·梁鸿》:“伯鸞古贤人,乃在杵臼间,夫妇共守志,逃名入深山。”

⒉ 谓女子不改嫁。

《敦煌曲子词·凤归云遍》:“徒劳公子肝肠断,谩生心,妾身如松柏。守志强过曾女坚贞。”
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二折:“小姐,你守志者。我得了官时,便回来也。”
《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若鲁家贫不能聘,孩儿情愿守志终身,决不改适。”
清恽敬《姜太孺人墓志铭》:“二十九而寡,贫甚,日不得一食,卒守志不易,抚孤以讫於成人。”

网络解释:

守志

  • 守志,汉语词汇。
  • 拼音:shǒu zhì
  • 释义:1、坚守自己的志向,2、谓女子不改嫁。
  • 守志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军人是国之甲盾,慑敌利刃,自当守志固魂,忠诚于党,报效国家。
    • 2、古贤人伯夷叔齐不满周武王挑起战争,逃至此处,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留下千古佳话,是抱节守志的典范。
    • 3、端木守志赶紧说明李思汶的身份,却又重重咬在庶出两个字上,浅浅也是李家娘子,可她是嫡出!竟不是伶人。
    • 4、在十六中八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一直秉承“校风正,师资高,学绩高”的传统,以育人为中心,坚守志勤严美的校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
    • 5、道无形,知之无益,要当守志行;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即自见形,断欲守空,即见道真,知宿命矣。
    • 6、当他行至绍兴西小江时,将这一文钱投进了清澈的江水中,以表明自己“一钱不敢拿”的清廉自守志向,被后人誉为“一钱太守”。

    字义分解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FU
    • 五行

    (1)(动)防守

    (2)(动)守候;看护:~护。

    (3)(动)遵守;遵循:~法|~约。

    (4)(动)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U
    • 五行

    (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

    (2)(名)姓。

    (3)(动)〈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称~~。

    (4)(动)记:~喜|~哀。

    (5)(名)文字记录:杂~。

    (6)(名)记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