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
拼音:sān lùn
注音:ㄙㄢ ㄌㄨㄣˋ

三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所论三事。 2.《论语》有《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种,合称"三论"。 3.佛教三论宗所依据的经典,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引证解释:

⒈ 指所论三事。 《吕氏春秋·应言》:“魏王将入秦,魏敬谓王曰:‘以河内孰与梁重?’王曰:‘ 梁重。’又曰:‘ 梁孰与身重?’王曰:‘身重。’又曰:‘若使秦求河内则王将与之乎?’王曰:‘弗与也。’ 魏敬曰:‘ 河内三论之下也,身三论之上也。

秦索其下而王弗听,索其上而王听之,臣窃不取也。’王曰:‘甚然。’乃輟行。”
高诱注:“三论,谓河内与梁及身也。”

⒉ 《论语》有《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种,合称“三论”。 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序》:“故有《鲁论》,有《齐论》。

鲁共王时尝欲以孔子宅为宫,坏,得《古文论语》……凡二十一篇,篇次不与齐鲁论同。”
邢昺疏:“此辨三论篇章之异也。”

⒊ 佛教三论宗所依据的经典,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五·释元畅》:“又善於三论,为学者之宗。”
《陈书·徐孝克传》:“与诸僧讨论释典,遂通三论。”
《南史·傅縡传》:“縡篤信佛教,从兴皇寺慧朗法师受三论,尽通其学。”

网络解释:

三论

  • 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合称
  • 三论:佛学三论
  • 三论:高校公共课三论
  • 字义分解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GGG
    • 五行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拼音lùn,lún
    • 注音ㄌㄨㄣˋ,ㄌㄨ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WXN
    • 五行

    lù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lún

    1. 古同“伦”,条理。

    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