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拼音: | sān guó |
注音: | ㄙㄢ ㄍㄨㄛˊ |
词性: | 名词 |
三国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国
(1)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公元222—280)
英
引证解释:
⒈ 指东汉后出现的魏、蜀、吴鼎立的历史时期。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始,到280年吴亡止。或将汉献帝在位的年代(189-220)亦计入该期。亦以指魏、蜀、吴。
引南朝宋裴松之《上三国志表》:“臣前被詔,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三国志》。”
唐刘知几《史通·杂説下》:“谈《春秋》者则不知宗周既陨,而人有六雄;论《史》、《汉》者不悟刘氏云亡,而地分三国。”
元萨都剌《登北固城楼》诗:“六朝文物随流水, 三国江山独倚楼。”
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三:“凡三国、六朝各史,俱包在内。”
国语词典:
(西元220~280)汉末,魏、蜀、吴分立的时期,史称为「三国」。
网络解释:
三国
- 1、不记得何时买的了,纹路依旧清晰,黑白相间,蕴着无限风尘与遐思,轻抚扇面,柔柔的羽化开了心中的三国。
- 2、见证了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友谊的源远流长。
- 3、三国时的张飞可谓勇冠三军,也由此而被后人传颂。
- 4、三国时期,出了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无不骁勇善战,有勇有谋。
- 5、三国时代的稽康就因恃才傲物,而招致杀身之祸。
- 6、三国时代的嵇康就因恃才傲物,而招致杀身之祸。
字义分解
与三国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