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事
拼音:qǔ shì
注音:ㄑㄨˇ ㄕˋ

取事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取用事例,应用典故。 2.犹行事。

引证解释:

⒈ 取用事例,应用典故。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校练务精,捃理须覈。”

⒉ 犹行事。

唐马总《意林》卷一引《太公金匮》:“源泉滑滑,连旱则絶。取事有常,赋敛有节。”
《西游记》第十七回:“两粒仙丹,去与那妖上寿,把这丸大些的让与那妖。待那妖一口吞之, 老孙便於中取事。”

网络解释:

取事

  • 取事,汉语词汇。
  • 拼音:qǔ shì
  • 意思是取用事例,应用典故。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ㄩ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BCY
    • 五行

    (动)选取:~道|录~|可~。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KVH
    • 五行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