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
拼音: | bái háo |
注音: | ㄅㄞˊ ㄏㄠˊ |
白毫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白毛。 2.亦作"白毫相"。 3.泛指白色的光芒。 4.指毛笔。
引证解释:
⒈ 白毛。
引晋王嘉《拾遗记·春皇庖牺》:“长头修目,龟齿龙唇,眉有白毫,鬚垂委地。”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赵·刘聪》:“左耳有一白毫,长二尺餘。”
唐皮日休《公斋四咏·小桂》:“叶彩碧髓出,花状白毫蕤。”
⒉ 见“白毫相”。
⒊ 泛指白色的光芒。
引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羣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
⒋ 指毛笔。
引宋黄庭坚《林为之送笔戏赠》诗:“病在惜白毫,往往半巧拙。”
国语词典:
大丈夫三十二相之一。相传佛陀的两眉间有白色的毫毛,右旋宛转。
网络解释:
白毫
白毫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白毛
- 1、君山银芽产于洞庭湖君山岛,在中国十大名茶里,君山银针是滋味最清雅的茶,淡如无味,韵最深长,又名老君眉、银芽、白毛尖,全由未开叶的肥芽头制成,芽尖如针,芽身挺直、色泽如银、满布白毫。
- 2、特级白毫银针要达到芽针肥壮、匀齐,特级白牡丹要达到芽叶连枝叶缘垂卷匀整,特级贡眉要符合芽叶部分连技、叶态紧卷、匀整的标准。
- 3、有间茶馆,今日十三,掌柜的喝的是高桥银锋,秦始也跟着喝这种因茶条白毫似雪,堆叠如山而闻名的茶,一口下肚,口齿生香,味醇如汤。
- 4、他们踏上台阶走进穿堂的时候,玛利亚一分钟比一分钟来得惶恐,连威廉爵士也不能完全保持镇静。倒是伊利莎白毫不畏缩。无论是论才论德,她都没有听到咖苔琳夫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足以引起她敬畏,光凭着有钱有势,还不会叫她见到了就胆战心惊。
- 5、大白茶良种茶树原料是制造白毫银针的必要的物质基础。 ()
- 6、外形两叶抱芽,平扁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苍绿匀润,叶脉隐红。
字义分解
- 拼音bái
- 注音ㄅㄞˊ
- 笔划5
- 繁体白
- 五笔RRRR
- 五行水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