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粉
拼音: | hú fěn |
注音: | ㄏㄨˊ ㄈㄣˇ |
胡粉的意思
词语解释:
铅粉。用于傅面或绘画。
用于涂墙。
用于涂墙。
引证解释:
⒈ 铅粉。用于傅面或绘画。
引《释名·释首饰》:“胡粉:胡,餬也,脂合以涂面也。”
《后汉书·李固传》:“固独胡粉饰貌,搔首弄姿。”
晋张华《博物志》卷四:“胡粉、白石灰等,以水和之,涂鬢鬚不白。”
晋葛洪《抱朴子·论仙》:“愚人乃不信黄丹及胡粉乃化铅所作。”
清曹寅《题马湘兰画兰长卷》诗:“月窟玄卿螺子笔,麝煤胡粉轻无迹。”
⒉ 用于涂墙。
引汉蔡质《汉官典职仪式选用》:“省中皆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画古烈士。”
晋陆翽《邺中记》:“石虎以胡粉和椒涂壁,曰椒房。”
国语词典:
古时用来搽脸的铅粉。
网络解释:
胡粉
字义分解
- 拼音hú
- 注音ㄏㄨˊ
- 笔划9
- 繁体鬍
- 五笔DEG
- 五行土
(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
(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
(3)姓。
(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
(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
(6)(名)胡子:~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