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无物的意思
词语解释:
言之无物
(1) 指文章或言论空洞,没有内容
英
引证解释:
⒈ 指文章或言论内容空洞。
引梁启超《<刘蜕集>跋》:“言之无物,务尖险,晚唐之极敝也。”
田北湖《论文章源流》:“一旦援笔操简,言之无物,属思冥索,莫知所云。”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国语词典:
文章或言论的内容空洞。
如:「这篇文章洋洋洒洒,却言之无物,不知所云。」
网络解释:
言之无物
- 1、我们写文章应当实事求是,有啥说啥,不能言之无物,空话连篇。
- 2、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作文要尽早杜绝。
- 3、整个演讲内容让人觉得十分枯燥,且言之无物,台下的人多不感兴趣。
- 4、这篇文章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读来味同嚼蜡。
- 5、如果言之无物,修饰的表达效果不大。
- 6、这篇文章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读来枉矢哨壶。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言
- 五笔YYYY
- 五行木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無
- 五笔FQV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mó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与言之无物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