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è qì zhī yǒng
ㄒㄩㄝˋ ㄑ一ˋ ㄓ ㄩㄥˇ
常用成语
血氣之勇
XQZY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 1、那武将只是仗着点儿血气之勇,没什么计谋策略。
- 2、刀剑是利器,枪炮是利器,拳头有时候也是利器,能伤人的都是利器,不知道慎用利器的人一定回有烦恼灾祸。江湖人士往往会乘一时之快,乘一时的血气之勇,而妄用利器,使亲者痛,仇者快。
- 3、当我们从事英雄事业之前,我们便有了约定,不逞血气之勇,不过问个人恩怨是非,除非对头找上门来。
- 4、守关的是一位年轻将军,见程咬金一大把年纪,又听程咬金口气牛大,听着不顺耳,一时逞血气之勇,忽喇喇关门大开,领一千军兵杀下关来。
- 5、见到将领如此勇猛,焦触帐下那些士卒也都兴起了一股子血气之勇,嗷嗷叫着疯狂的迎着冀州大军撞了上去。
- 6、杨纪脸色微变,他冲过来的时候,想都没想,只是凭着血气之勇,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要面对的是一群横行霸道,凶神恶煞的地痞流氓。
字义分解
- 拼音xiě,xuè
- 注音ㄒㄧㄝˇ,ㄒㄩㄝˋ
- 笔划6
- 繁体血
- 五笔TLD
- 五行水
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 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xiě1.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 拼音qì
- 注音ㄑㄧˋ
- 笔划4
- 繁体氣
- 五笔RNB
(1)(名)气体:毒~|煤~|沼~。
(2)(名)特指空气:~压。
(3)(名)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候|~象|秋高~爽。
(4)(名)气息:没~了|上不来~。
(5)(名)味:香~|臭~。
(6)(名)人的精神状态:勇~|朝~。
(7)(名)人的作风习气:官~|娇~。
(8)(动)生气;发怒:~人。
(9)(名)欺压:再也不受资本家的~了。
(10)(动)使人生气:你别~我。
(11)(名)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
(12)(名)中医指某种病象:你别~我。(名)欺压
(13)(名)欺压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血气之勇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