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遗
拼音: | féi yí |
注音: | ㄈㄟˊ 一ˊ |
肥遗的意思
词语解释:
鸟名。
蛇名。
蛇名。
引证解释:
⒈ 鸟名。
引《山海经·西山经》:“﹝英山﹞有鸟焉,其状如鶉,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癘,可以杀虫。”
晋郭璞《山海经图赞·肥遗鸟》:“肥遗似鶉,其肉已疫。”
⒉ 蛇名。
引《山海经·北山经》:“﹝浑夕之山﹞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晋张华《博物志》卷十:“华山有蛇名肥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晋郭璞《山海经图赞·肥遗蛇》:“肥遗为物,与灾合契。”
网络解释:
肥遗
字义分解
- 拼音féi
- 注音ㄈㄟˊ
- 笔划8
- 繁体肥
- 五笔ECN
- 五行水
(1)(形)胖;肥沃。
(2)(形)含脂肪多(但通常不用来形容人):~肉|~瘦儿。
(3)(形)肥沃:~田。
(4)使肥沃:草可以~田。
(5)(名)肥料:畜~|催~|类~|磷~。
(6)由不正当的收入而富裕。
(7)(形)肥大(跟‘瘦’相对):棉袄的袖子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