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慭遗
拼音: | bù yìn yí |
注音: | ㄅㄨˋ 一ㄣˋ 一ˊ |
不慭遗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愿留。
引证解释:
⒈ 不愿留。
引《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遗一老,俾守我王。”
后用作对大臣逝世表示哀悼之辞。 汉蔡邕《陈太丘碑文》:“天不憖遗老,俾屏我王。”
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天不憖遗,奄见薨落。”
唐高彦休《唐阙史·丞相兰公晚遇》:“及薨於位,上再兴不憖遗之叹,而废常朝者三日,册赠之礼,有加美焉。”
亦省作“不憖”。 唐颜真卿《康使君神道》:“天乎不憖,其恨若何!”
网络解释:
不慭遗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不慭遗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