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礼
拼音:shì lǐ
注音:ㄕˋ ㄌ一ˇ

士礼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仪礼》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 《仪礼》的别名。

《史记·儒林列传》:“《礼》固自孔子时而其经不具,及至秦焚书,书散亡益多,於今独有《士礼》, 高堂生能言之。”
《汉书·艺文志》:“及周之衰,诸侯将踰法度,恶其害己,皆灭去其籍…… 汉兴, 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

网络解释:

士礼

  • 《士礼》:又称《礼经》,即《仪礼》。儒家十三经之一。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GHG
    • 五行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PYNN
    • 五行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