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礼后兵
  • 【拼音】:  

    xiān lǐ hòu bīng

  • 【注音】:  

    ㄒ一ㄢ ㄌ一ˇ ㄏㄡˋ ㄅ一ㄥ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先禮后兵

  • 【简拼】:  

    XLHB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礼;不能写作“理”。

  • 成语意思

  • 解释:

    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 语法:

    先礼后兵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办事方法巧妙。

  • 示例:

    你这先礼后兵方法实在高明。

  • 英语:

    take strong measures only after courteous ones fail

  • 俄语:

    сначала вести переговоры,а потом уж пускать в ход силу

  • 其他:

    <法>faire d'abord appel à des procédés courtois et ensuite à la force

  • 近义词:

    先声夺人

  • 反义词:

    突然袭击不宣而战

    • 1、我军的原则是先礼后兵,向敌军展开攻击。
    • 2、同学之间有点矛盾,就说什么先礼后兵之类的话,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了吧!
    • 3、中国人是喜欢先礼后兵的,并不是软弱可欺,而是一种君视臣下的气势。
    • 4、暴君和恐怖分子在袭击我们的国家之前,是不会先礼后兵
    • 5、你服不服?别怪我不给你机会,劳资向来是先礼后兵,最后暴戾恣睢。
    • 6、呵呵,既然你不明白我的意思,那我们只先礼后兵了。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
    • 注音ㄒㄧㄢ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QB
    • 五行

    (1)(副)时间或次序在前:~发制人|~礼后兵|~来后到。

    (2)(名)祖先;上代:~人|祖~。

    (3)(名)尊称死去的人:~父|~哲。

    (4)(名)〈口〉先前。

    (5)姓。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PYNN
    • 五行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

    • 拼音hòu
    • 注音ㄏ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GKD
    • 五行

    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门。村前村~。

    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天。日~。~辈。先来~到。

    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排。~十五名。

    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

    5.君主的妻子:皇~。~妃。

    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

    7.姓。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GWU
    • 五行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