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养
拼音:tāi yǎng
注音:ㄊㄞ 一ㄤˇ

胎养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养育。

犹胎息。

引证解释:

⒈ 养育。

《后汉书·鲁恭传》:“今始夏,百穀权舆,阳气胎养之时。”
王念孙《读书杂志馀编·后汉书》:“胎亦养也……此言阳气胎养万物。”
《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胎养必全,则孕者无自伤之哀。”

⒉ 犹胎息。参见“胎息”。

宋何薳《春渚纪闻·王乐仙得道》:“从太一宫王道録行胎养之术岁餘,勤至不怠。”

网络解释:

胎养

  • 胎养,出自明代万全的《婴儿家秘》,释义是即养胎。
  • 字义分解

    • 拼音tāi
    • 注音ㄊㄞ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ECKG
    • 五行

    (1)(名)母体内的幼体;胚胎:幼~。

    (2)(名)怀孕或生育的次数:头~|二~。

    (3)(名)(胎儿)衬在衣服、被褥等的面子和里子之间的东西:棉花~。

    (4)(名)(胎儿)某些器物的坯:泥~儿。

    (5)(名)轮胎。〈外〉英语。

    • 拼音yǎng
    • 注音ㄧㄤ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DYJ
    • 五行

    (1)(动)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扶~|赡~|~活。

    (2)(动)饲养或培植(动物、花草):~猪。

    (3)(动)生育:~了一个儿子。

    (4)(动)抚养的(非亲生的):~父|~子。

    (5)(动)培养:~成习惯。

    (6)(动)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病|保~|休~|疗~|营~|~精蓄锐。

    (7)(动)养护:~路。

    (8)(动)(毛发)留长;蓄起不剪。

    (9)(动)扶植;扶助:以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