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巴
拼音:hù bā
注音:ㄏㄨˋ ㄅㄚ

瓠巴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瓠芭'。
传说春秋时楚国的著名琴师。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瓠芭”。传说春秋时楚国的著名琴师。

《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
《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
《淮南子·说山训》:“昔者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
高诱注:“瓠巴,楚人也。善鼓琴。”
汉王充《论衡·感虚》:“瓠芭鼓瑟,渊鱼出听。”

国语词典:

楚国人,擅长鼓瑟。每鼓瑟时,乐曲动听悦耳,鸟必飞舞,鱼群必跃出水面而听之。见《列子.汤问》。

网络解释:

瓠巴

  • 瓠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琴师、乐音家。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ㄏㄨ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DFNY
    • 五行

    (名)一年生草本植物;爬蔓;夏开白花;果实长圆形;嫩时可吃。

    • 拼音
    • 注音ㄅㄚ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CNHN
    • 五行

    (1)(动)盼望:~望|眼~~。

    (2)(动)紧贴:~着墙。

    (3)(动)粘住:粥~锅了。

    (4)(名)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

    (5)(动)〈方〉挨着:前不着村;后不~店。

    (6)(动)〈方〉张开:眨~。

    (7)(名)周朝国名;在今四川东部。

    (8)(名)指四川东部。

    (9)(名)姓。

    (10)(量)气压的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百万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11)(量)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达因作用力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