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
拼音: | shuǐ cǎo |
注音: | ㄕㄨㄟˇ ㄘㄠˇ |
词性: | 名词 |
水草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水草
(1) 几种禾草或禾草状植物中的一种,繁盛生长在潮湿地方的
英
(2) 任何漂浮水面或沉底的水生植物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水屮”。
⒉ 水和草。
引《吴子·治兵》:“夫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飢饱。”
《魏书·崔浩传》:“若无水草,何以畜牧?又汉人为居,终不於无水草之地筑城郭、立郡县也。”
陈毅《昆仑山颂》诗:“漠漠荒野人迹少,间有水草便人行。”
⒊ 指有水源和草的地方。
引《史记·李将军列传》:“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
《汉书·赵充国传》:“勤劳而至,虏必商军进退,稍引去,逐水屮,入山林。”
《宋书·鲜卑吐谷浑传》:“自洮水西南,极白兰,数千里中,逐水草,庐帐居,以肉酪为粮。”
⒋ 某些水生植物的通称。
引《礼记·祭统》:“水草之菹,陆产之醢。”
郑玄注:“水草之菹,芹茆之属。”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太原郡东有崖山 ……今山上多生水草。”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水藻》:“藻,乃水草之有文者。”
鲁迅《呐喊·社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国语词典:
有水流和植物的地方。
如:「逐水草而居」。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水草 (植物)
水草 (汉语词语)
- 1、长期逐水草而居的牧民现多已定居。
- 2、在浩荡的死海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也寸草不生。
- 3、我的家乡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牛羊茁壮,人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 4、草原上水草丰茂,牛羊茁壮。
- 5、小鱼有的在水草中间游来游去,像在捉迷藏;有的吐泡泡,像在比谁吐得多。
- 6、没话找话就招人讨厌,话说得没意思就让人觉得无聊,还不如听吵架提神。吵架骂仗是需要激情的。我发现,写文章的时候就像一匹套在轭和辕木中的马,想到那片水草茂盛的地方去,却不能摆脱道路,更摆脱不了车夫的驾驭,所以走来走去,永远在这条枯燥的路面上。我向往草地,但每次走到的,却总是马厩。
字义分解
- 拼音shuǐ
- 注音ㄕㄨㄟˇ
- 笔划4
- 繁体水
- 五笔IIII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