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押
拼音: | pàn yā |
注音: | ㄆㄢˋ 一ㄚ |
判押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在公文上签字画押。
引证解释:
⒈ 在公文上签字画押。
引宋朱熹《答黄直卿书》:“致仕文字为众楚所咻,费了无限口颊,今方得州府判押。”
《宋史·陈恕传》:“準即检寻恕前后改革兴立之事,类以为册,及以所出榜,别用新板,躬至恕第请判押。”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清平官中一人为内算官,凡有文书,便代国王判押处置。”
国语词典:
长官在公文上签署文字画押。
网络解释:
判押
字义分解
- 拼音pàn
- 注音ㄆㄢˋ
- 笔划7
- 繁体判
- 五笔UDJH
- 五行金
(1)(动)分开;分辨:~断。
(2)(动)显然(有区别):~若两人。
(3)(动)评定:批~|~卷子。
(4)(动)判决: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