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剖判
tiān dì pōu pàn
ㄊ一ㄢ ㄉ一ˋ ㄆㄡ ㄆㄢˋ
生僻成语
TDPP
紧缩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犹言开天辟地。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
语法:
天地剖判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东汉·班固《汉书·陆贾传》:“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
近义词:
- 1、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
- 2、天地剖判,太极衍幻,地气上升,天气下降,二气相合,乃孕生灵。
- 3、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
- 4、皇帝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
- 5、,天地剖判之后,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二气相遇,乃孕中和。
字义分解
- 拼音tiān
- 注音ㄊㄧㄢ
- 笔划4
- 繁体天
- 五笔GDI
- 五行火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 拼音dì,de
- 注音ㄉㄧˋ,˙ㄉㄜ
- 笔划6
- 繁体地
- 五笔FBN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de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与天地剖判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