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识
拼音:zhuó shí
注音:ㄓㄨㄛˊ ㄕˊ

卓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卓识zhuóshí

(1) 高超的见识

brilliant ideas

引证解释:

⒈ 高超的见识。

宋李纲《与潘子贱龙图书》:“为剪其繁芜,粗成条理,思得卓识博闻之士,相与磨礲淬励,证其是而黜其非,增其所未至。”
清昭槤《啸亭续录·魏柏乡相公》:“‘无事控制边区,以消奸宄窥测之心,有事驱餘以通四方水陆之道’之语,尤为卓识。”
鲁迅《书信集·致钱玄同》:“‘鄙见’狠对,据我的‘卓识’,极以为然。”

国语词典:

高超的见解。宋.李纲〈与潘子贱龙图书〉:「思得卓识博闻之士,相与讲习磨礲淬砺。」也作「卓见」。

网络解释:

卓识

  • 卓识:汉语词语
  • 卓识:湖北美术学院学生
  • 卓识:PPP项目专家,法云咨询创始人
  • 卓识 (汉语词语)

  • 【词目】卓识
  • 【读音】zhuó shí
  • 【释义】杰出的、高明见识。
  • 【出处】宋·李纲 《与潘子贱龙图书》:“为剪其繁芜,粗成条理,思得卓识博闻之士,相与磨礲淬励,证其是而黜其非,增其所未至。”明·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二:“何仲默云:‘陆诗体俳语不俳,谢则体语俱俳。’可谓千古卓识。”
  • 【示例】鲁迅 《书信集·致钱玄同》:“‘鄙见’狠对,据我的‘卓识’,极以为然。”
  • 卓识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 1、邓小平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革命家。
    • 2、作为领导干部,不但要有实事求是的品质,还要有远见卓识的能力。
    • 3、他是胸怀大志、有远见卓识的人。
    • 4、孙中山先生是一位曾经沧海又富有远见卓识的革命先行者。
    • 5、又深深为朱毅军的卓识远见所折服,从此对朱毅军更加忠心耿耿。
    • 6、假如苏军仅仅依靠朱可夫一人是没可能赢得二战的,个人认为叶廖缅科在斯大林格勒的顽强防御,华西列夫斯基的聪明乖巧和远见卓识都不下于朱可夫。

    字义分解

    • 拼音zhuó
    • 注音ㄓㄨㄛ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JJ
    • 五行

    (1)(形)高而直:~立。

    (2)(形)高明:~见|~识。

    • 拼音shí,zhì
    • 注音ㄕˊ,ㄓ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KWY
    • 五行

    shí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zhì

    1. 记住:博闻强识。

    2. 标志,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