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
拼音:zhǔn gá ěr
注音:ㄓㄨㄣˇ ㄍㄚˊ ㄦˇ

准噶尔的意思

词语解释:

准噶尔汗国的首领噶尔丹于1676年打败卫拉特盟主鄂齐尔图汗之后,把松散的联盟体制步步改变为集权的政权体制后建立的君主制国家。噶尔丹通过把准噶尔首领的台吉地位上升为汗王地位,在1678年正式建立了一个汗国。因1635年卫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归顺后金,且1646年卫拉特各部首领联名归顺清朝,所以噶尔丹改变了卫拉特与清朝的主从关系,标志着卫拉特蒙古的重新独立。

引证解释:

⒈ 清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因部族首领以绰罗斯为姓,故又名绰罗斯部。原游牧于天山北路塔尔巴哈台东和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为中心,兼并其他三部,势力扩大到天山南路。 乾隆二十年(1755年)为清军击溃。 《清史稿·地理志二五》:“杜尔伯特部十六旗:至京师六千餘里。

元臣孛罕之裔,姓绰罗斯,六传至额森,即乜先,生二子。长伯罗纳哈勒,为杜尔伯特部祖,次额斯墨特尔诺颜,为準噶尔部祖。”
清魏源《<海国图志>叙》:“昔準噶尔跳踉於康熙,雍正之两朝,而电埽於乾隆之中叶。”

  • 1、晚二叠世发生了准噶尔区安加拉植物入侵塔里木区事件在我国北方这是一次普遍的植物事件。
  • 2、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八道湾组为克拉玛依油田主要含油层系之一,但八区的八道湾组此前尚未开展过系统的层序地层学研究。
  • 3、依据重磁力和地壳厚度等资料,论述了准噶尔古陆片的存在及其边界,并认为其上有古生代的陆表海沉积。
  • 4、格登碑全名为“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
  • 5、准噶尔盆地腹部的石西油田是裂缝性油藏,有高温、高压、高矿化度和超深井底水锥进的特点。
  • 6、呼图壁气田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三排构造,是该盆地目前发现的最大气藏。

字义分解

  • 拼音zhǔn
  • 注音ㄓㄨㄣ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WYG
  • 五行

(1)(动)准许:批~|不~。

(2)(名)标准

(3)(动)依据;依照:~前例处理。

(4)(动)准确:~时|瞄~|钟~|投得~。

(5)(副)一定:~去|~能完成。

(6)(形)程度上虽不完全够;但可以作为某类事物看待的:~尉|~平原。

  • 拼音
  • 注音ㄍㄚ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KAJN
  • 五行

1.〔~伦〕中国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

2.〔~厦〕藏语“发布命令的机关”,即中国原西藏地方政府,由噶伦四人组成,一九五九年后解散。

3.译音字。

    • 拼音ěr
    • 注音ㄦ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IU
    • 五行

    (1)(代)你。

    (2)(代)如此;这样:果~。

    (3)(代)那、这:~曰。

    (4)(助)表示情态的词尾: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