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 ěr fǎn ěr
ㄔㄨ ㄦˇ ㄈㄢˇ ㄦˇ
常用成语
出爾反爾
CEFE
联合式成语
尔;不能读作“ér”。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出尔反尔和“反复无常”都形容常常变卦。但出尔反尔偏重在说话上;指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算数;“反复无常”偏重在表现上;强调行为变化无常。
成语意思
解释: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语法:
出尔反尔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用于责备反复无常的人。
示例:
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们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英语:
go back on one's words
日语:
前言(ぜんげん)を翻(ひるが)えす
其他:
<德>einmal so,einmal so<法>volte-face
近义词:
反义词:
- 1、今天这罪是你自惹的,出尔反尔,莫怪别人。
- 2、他明明答应借一本书给我,现在居然出尔反尔。
- 3、这种出尔反尔的人,我们是无法与他合作的。
- 4、他说话矛矛盾盾,出尔反尔,真不知结论为何?
- 5、你们如此出尔反尔,我们谈不下去了。
- 6、当今世道混乱,笑里藏刀多有人在,更何况是出尔反尔?
字义分解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齣
- 五笔BMK
- 五行金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 拼音ěr
- 注音ㄦˇ
- 笔划5
- 繁体爾
- 五笔QIU
- 五行火
(1)(代)你。
(2)(代)如此;这样:果~。
(3)(代)那、这:~曰。
(4)(助)表示情态的词尾:偶~。
与出尔反尔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