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喻失义
yǐn yù shī yì
一ㄣˇ ㄩˋ ㄕ 一ˋ
常用成语
引喻失義
YYSY
主谓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出处:
三国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语法:
引喻失义作谓语、宾语;指比喻失当。
示例:
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英语:
improper allusion
- 1、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2、读古书要求甚解,不能食古不化,引喻失义。
- 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 4、闻听此言,李元开感到非常笑,这阿扎克‘大叔’简直是有些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 5、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将军,这应该是男子思慕女子的意思吧?将军如何反过来用在小女子身上,未免引喻失义!
- 6、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4
- 繁体引
- 五笔XHH
- 五行土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 拼音yù
- 注音ㄩˋ
- 笔划12
- 繁体喻
- 五笔KWGJ
- 五行金
(1)(动)说明;告知:~之以理。
(2)(动)明白;了解:家~户晓|不言而~。
(3)(动)比方:比~。
- 拼音shī
- 注音ㄕ
- 笔划5
- 繁体失
- 五笔RWI
- 五行金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
与引喻失义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