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水之喻
  • 【拼音】:  

    zhōu shuǐ zhī yù

  • 【注音】:  

    ㄓㄡ ㄕㄨㄟˇ ㄓ ㄩˋ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ZSZY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舟:船。对船和水的比喻,即水可以载舟,也可覆舟。老百姓可以帮助君王建立朝廷,也可以起来反抗推翻朝廷。

  • 出处:

    《三国志·魏志·王基传》:“愿陛下深察东野之弊,留意舟水之喻,息奔驷于未尽,节力役于未困。”

  • 语法:

    舟水之喻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 1、荀子借舟水之喻使“民本”观念广为流传,“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 2、舟水之喻:舟:船。对船和水的比喻,即水可以载舟,也可覆舟。老百姓可以帮助君王建立朝廷,也可以起来反抗推翻朝廷。
    • 3、舟水之喻,兴衰之理,不能不令人警醒。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u
    • 注音ㄓㄡ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EI

    (名)〈书〉船。

    • 拼音shuǐ
    • 注音ㄕㄨㄟ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IIII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
    • 注音ㄩ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KWGJ
    • 五行

    (1)(动)说明;告知:~之以理。

    (2)(动)明白;了解:家~户晓|不言而~。

    (3)(动)比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