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之徒
拼音: | wú chǐ zhī tú |
注音: | ㄨˊ ㄔˇ ㄓ ㄊㄨˊ |
词性: | 成语 |
无耻之徒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无耻之徒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袁世凯,汪精卫这样卖国求荣的无耻之徒,将遗臭万年。
- 2、他用那鄙视的目光,注视着这个无耻之徒。
- 3、这个无耻之徒就象一切宠坏的仆人一样,变得无忌惮。
- 4、。这样,就剩下无耻之徒了,起码可以少一些爱得了便宜卖乖的假正经。
- 5、一些无耻之徒,竞相奔走其门。
- 6、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徒,无耻矣。
字义分解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無
- 五笔FQV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mó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chǐ
- 注音ㄔˇ
- 笔划10
- 繁体耻
- 五笔BHG
- 五行火
(1)(形)羞愧:可~|知~。
(2)(形)耻辱:奇~大辱|引以为~。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无耻之徒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