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之间
fǔ yǎng zhī jiān
ㄈㄨˇ 一ㄤˇ ㄓ ㄐ一ㄢ
常用成语
頫仰之閒
FYZJ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
出处:
《汉书·晁错传》:“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
语法:
俯仰之间作宾语;形容时间极短。
示例: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
英语:
in the twinkling of an eye
其他:
<法>en un clin d'oeil
近义词:
- 1、俯仰之间,客机已腾空而上。
-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 3、对你来说,我们如你俯仰之间的昙花一现。
- 4、终于来到宣极殿外,俯仰之间,只感叹造化弄人。
- 5、四角方鼎长宽各高十丈有余,俯仰之间,气吞山河,鼎身四侧,青黄缭绕。
- 6、倒是北夜辰在那纹丝不动,众人俯仰之间,显得鹤立鸡群。
字义分解
- 拼音fǔ
- 注音ㄈㄨˇ
- 笔划10
- 繁体俯
- 五笔WYWF
- 五行水
(1)(动)(头)低下(跟‘仰’相对 ):~首|~视|~冲。
(2)(名)敬辞;旧时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的动作:~允|~念。
- 拼音yǎng
- 注音ㄧㄤˇ,ㄤˊ
- 笔划6
- 繁体仰
- 五笔WQBH
- 五行木
1. 脸向上,与“俯”相对:仰首。仰望。
2. 敬慕:久仰。敬仰。
3. 依赖:仰承。仰赖。仰仗。仰人鼻息。
4. 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仰即尊照。
5. 服下,指服毒:仰药(服毒药自杀)。仰毒。
6. 姓。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俯仰之间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