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刀之利
拼音:zhuī dāo zhī lì
注音:ㄓㄨㄟ ㄉㄠ ㄓ ㄌ一ˋ
词性: 成语

锥刀之利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同“锥刀之末”。

国语词典:

比喻微利小事。《续汉书志.第二九.舆服志上》:「争锥刀之利,杀人若刈草然。」《明史.卷二○八.齐之鸾传》:「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乃至竞锥刀之利,如倡优馆舍乎?」也作「锥刀之末」。

网络解释:

锥刀之利

  • 【读音】:zhuī dāo zhī lì
  • 【解释】: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同“锥刀之末”。
  • 【出处】:《后汉书·舆服志上》:“争锥刀之利,杀人若刈草然,其宗祀亦旋夷灭。”
  • 【示例】: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乃至竞~,如倡优馆舍乎? ◎《明史·齐之鸾传》
  • 字义分解

    • 拼音zhuī
    • 注音ㄓㄨㄟ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QWYG
    • 五行

    (1)(名)(~子)钻孔的工具。

    (2)(名)像锥子的东西:圆~体。

    (3)(动)用锥子形的工具钻:~探。

    • 拼音dāo
    • 注音ㄉㄠ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VNT
    • 五行

    (1)(名)用来切、割、削、砍、铡、斩的工具:菜~。

    (2)(名)刀形的东西:冰~。

    (3)(量)纸张的计算单位;一百张叫一刀。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JH

    (1)(形)锋利;锐利。

    (2)(形)顺利;便利:不~|成败~纯。

    (3)(名)利益:有~有弊。

    (4)(名)利润或利息:暴~|本~两清。

    (5)(动)使有利:毫不~己;专门~人。

    (6)(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