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反
拼音:hái fǎn
注音:ㄏㄞˊ ㄈㄢˇ

还反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还返"。 2.返回。 3.回复。 4.指还丹。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还返”。

⒉ 返回。

《礼记·月令》:“﹝孟夏之月﹞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説。”
《韩非子·喻老》:“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穆天子传》卷六:“壬子,天子具官见邢侯、曹侯,天子还返, 邢侯、曹侯执见拜天子之武一。”
《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吾今取谦(桓谦 ),往至便克,沉疑之间,已自还反。”
宋黄庭坚《奉和王世弼》:“田园虽足乐,及时思还返。”
元郝经《云梦》诗:“鹅鸛不知家,悠悠忘还返。”

⒊ 回复。

《淮南子·原道训》:“已彫已琢,还反於朴。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昔桀囚汤而不诛, 紂囚文王而不杀,天道还反,祸转成福。”

⒋ 指还丹。参见“还丹”。

唐吕岩《渔父词·神异》:“还返初成立变童,瑞莲开处色辉红。金鼎内,迥朦朧,换骨添筋处处通。”

网络解释:

还反

  • 亦作“ 还返 ”。1.返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说。”《韩非子·喻老》:“ 晋 已取 虢 ,还反灭 虞 。”
  • 字义分解

    • 拼音huán,hái
    • 注音ㄏㄨㄢˊ,ㄏㄞ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IPI

    huán

    1.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还乡。还俗。衣锦还乡。返老还童。

    2.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还手。还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3. 偿付:归还。偿还。还本。原物奉还。

    4. 古同“环”,环绕。

    5. 姓。

    hái

    1. 依然,仍然:这本书还没有看完。

    2. 更加:今天比昨天还冷。

    3. 再,又:锻炼身体,还要注意休息。

    4.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还好。

    5. 尚且:他还搬不动,何况我呢?

    • 拼音fǎn
    • 注音ㄈㄢ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CI
    • 五行

    (1)(动)回;还:~击。

    (2)(动)反抗;反对:造~。

    (3)(动)翻转:~复。

    (4)(动)推及:举一~三。

    (5)(形)与“正”相对:~面。

    (6)(副)反而;相反地:画虎不成~成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