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法
拼音:chū shì fǎ
注音:ㄔㄨ ㄕˋ ㄈㄚˇ

出世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佛教谓达到超脱生死境界之法。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谓达到超脱生死境界之法。

《心地观经》:“诸佛子等,应当至心求见一佛及一菩萨,如是名为出世法要。”
明李贽《与明因书》:“世上人总无甚差别,唯学出世法,非出格丈夫不能。今我等既为出格丈夫之事,而欲世人知我信我,不亦惑乎!既不知我,不信我,又与之辩,其为惑益甚。”
清钱谦益《华严忏法序》:“子之所疑,皆世间法耳,非所论於出世法也。”

网络解释:

出世法

  • 出世法,佛教谓达到超脱生死境界之法。《心地观经》:“诸佛子等,应当至心求见一佛及一菩萨,如是名为出世法要。
    • 1、节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
    • 2、节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一秋通达。
    • 3、孝行不仅停留在赡养承欢的世间善法层面,并且提升到令父母出离生死轮回的出世法的高度。
    • 4、公允地说,释永信有其过人之处,但这种过人之处主要应用在世俗化的层面,还是在出世法上亦有表现,则需要更进一步的证明。
    • 5、一则谈传教信仰,出世法,略去帝王臣庶之阶级也;二则信徒之多也;三则发明记忆在脑不在心,以为立说新异也。
    • 6、仁波切说,佛教有世间法、出世法之说。

    字义分解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BMK
    • 五行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NV
    • 五行

    (1)(名)人的一辈子:一生一~.

    (2)(名)有血统关系的人相传而成的辈分:第十~孙。

    (3)(名)一代又一代:三代祖传~医。

    (4)(名)指有世交关系:~兄。

    (5)(名)时代:近~|当~。

    (6)(名)社会;人间:问~|~道。

    (7)(名)姓。

    • 拼音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FCY
    • 五行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