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chū yǒu yīn
ㄕˋ ㄔㄨ 一ㄡˇ 一ㄣ
常用成语
SCYY
主谓式成语
出;不能读作“cū”。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因;不能写作“音”。
成语意思
解释:
事情的发生是有原因的。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回:“郭道台就替他洗刷清楚,说了些'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话头,禀复了制台。”
语法:
事出有因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事物。
示例:
叶圣陶《四三集 得失》:“但是一想到事出有因,他就只好假装没有听见。”
英语:
It has resaon while something is happening.
俄语:
нет дыма без огня
日语:
事件(じけん)が起(お)きるにはそれなりの原因(げんいん)がある
其他:
<德>das hat seinen Grund
近义词:
反义词:
- 1、流言未可轻信,但空穴来风,关于她的那些传闻,怕还是事出有因吧?
- 2、今天,他事出有因,所以来晚了。
- 3、这件事,确实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我们只得不了了之。
- 4、正视出轨的事实吧。把心态先调整过来,不要让自己困在原地停滞不前,你的感情也会不畅通。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即使是最脆弱的婚姻,出轨了也事出有因。出轨往往是两人相处中一些事情的磨擦不合日积月累下来演变而成的结果。同时,你也该审视自身,有没有存在一些制造感情不和的问题。
- 5、他去上海可能事出有因。
- 6、这事肯定事出有因,不然怎会无风起浪呢?
字义分解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事
- 五笔GKVH
- 五行金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齣
- 五笔BMK
- 五行金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 拼音yǒu,yòu
- 注音ㄧㄡˇ,ㄧㄡˋ
- 笔划6
- 繁体有
- 五笔DEF
- 五行土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yòu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与事出有因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