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失大
  • 【拼音】:  

    yīn xiǎo shī dà

  • 【注音】:  

    一ㄣ ㄒ一ㄠˇ ㄕ ㄉㄚ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YXSD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正音】:  

    大;不能读作“dài”。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 【辩形】:  

    失;不能写作“湿”。

  • 成语意思

  • 解释:

    因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 出处:

    汉 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 语法:

    因小失大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他因小失大,为了多赚一点钱,而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 英语:

    spoil the ship for a halfpennyworth of tar

  • 俄语:

    из-за мáлого потерять большое

  • 其他:

    <德>für einen kleinen Vorteil groβen Nachteil hinnehmen<法>lǎcher la proie pour l'ombre

  • 近义词:

    舍本逐末贪小失大得不偿失因噎废食削足适履剖腹藏珠

  • 反义词:

    一举两得

    • 1、原来小成想借职务之便,占集体点小便宜,想不到因小失大,最后因偷盗集体财产罪被判处一年徒刑。
    • 2、做事情要抓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
    • 3、此事你要慎重考虑,千万别因小失大
    • 4、他因小失大,为了多赚一点钱,而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 5、如果注意局部,不注意全局,就会因小失大
    • 6、因小失大,这件事情可以告诫那些容易冲动的人,魔鬼离你们并不遥远。

    字义分解

    • 拼音yīn
    • 注音ㄧㄣ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LDI
    • 五行

    (1)(动)〈书〉沿袭:~循。

    (2)(介)〈书〉凭借;根据:~势利导|~陋就简|~地制宜|~人成事。

    (3)(名)原因(跟‘果’相对):~由|事出有~|前~后果。

    (4)(连)因为:~病请假|会议~故改期。

    • 拼音xiǎo
    • 注音ㄒㄧㄠ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IHTY

    (1)(形)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河|地方~|~路。

    (2)(副)短时间地:~住|~坐。

    (3)(副)稍微:~有才华|牛刀~试。

    (4)(形)略微少于;将近:干了~半辈子。

    (5)(形)排行最末的:~儿子。

    (6)(名)年纪小的人:一家大~|上有老;下有~。

    (7)(名)指妾:讨~。

    (8)(代)谦辞;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女|~店。

    • 拼音shī
    • 注音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WI
    • 五行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DDD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