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皮
拼音:jǐ pí
注音:ㄐ一ˇ ㄆ一ˊ

脊皮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背脊上的皮肤。 2.泛指身躯。

引证解释:

⒈ 背脊上的皮肤。

艾芜《欧洲的风》:“同时不远的山后又起着猛烈的吼叫声,不知是老虎还是豹子的,总之,令人听着就会脊皮打起栗来。”

⒉ 泛指身躯。此指肚皮。

《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挣的衣裳裹在自己身上,挣得银钱扁在自己腰里,挣的粮米饱了自己脊皮!”

网络解释:

脊皮

  • 脊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ǐ pí ,是指背脊上的皮肤,也泛指身躯。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ㄧ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WEF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脊柱:~髓|~椎。

    (2)(名)物体上形状像脊柱的部分:山~|屋~|书~。

    • 拼音
    • 注音ㄆㄧ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HCI
    • 五行

    (1)(名)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麦~。

    (2)(名)(~子)皮革或毛皮:~包|~箱|~袄。

    (3)(名)(~儿)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儿。

    (4)(名)表面:地~|水~儿。

    (5)(名)(~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粉~儿|豆腐~儿。

    (6)(形)有韧性的:~糖。

    (7)(形)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了;吃起来不香。

    (8)(形)顽皮;调皮。

    (9)(形)由于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名)指橡胶:橡~|筋~。(P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