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器
拼音: | jiǎ qì |
注音: | ㄐ一ㄚˇ ㄑ一ˋ |
假器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借与器物。《左传.昭公七年》:"晋人来治杞田﹐季孙将以成与之。谢息为孟孙守﹐不可﹐曰:'人有言曰:"虽有挈瓶之知﹐守不假器﹐礼也。"夫子从君﹐而守臣丧邑﹐虽吾子亦有猜焉。'"因引申指委以地方官职。 2.借助于器物。
引证解释:
⒈ 借与器物。 《左传·昭公七年》:“晋人来治杞田, 季孙将以成与之。
引谢息为孟孙守,不可,曰:‘人有言曰:“虽有挈缾之知,守不假器,礼也。”
夫子从君,而守臣丧邑,虽吾子亦有猜焉。’”因引申指委以地方官职。 宋曾巩《明州到任谢两府启》:“伏念巩才无远用,学殆小知,误蒙假器之恩,愧乏当官之効。”
⒉ 借助于器物。
引晋成公绥《啸赋》:“是故声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
网络解释:
假器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jià
- 注音ㄐㄧㄚˇ,ㄐㄧㄚˋ
- 笔划11
- 繁体假
- 五笔WNHC
- 五行木
jiǎ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
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jià1.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