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三统
拼音:wén zhì sān tǒng
注音:ㄨㄣˊ ㄓˋ ㄙㄢ ㄊㄨㄥˇ

文质三统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夏﹑商﹑周三代政事不同。

引证解释:

⒈ 谓夏、商、周三代政事不同。

《论语·为政》“子曰:‘ 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何晏集解引汉马融曰:“所损益,谓文质三统。”
朱熹集注:“文质谓夏尚忠, 商尚贤, 周尚文;三统谓夏正建寅为人统, 商正建丑为地统, 周正建子为天统。”

网络解释:

文质三统

  • wén zhì sān tǒng ㄨㄣˊ ㄓㄧˋ ㄙㄢ ㄊㄨㄙˇ文质三统
  • 谓 夏、商、周 三代政事不同。《论语·为政》“子曰:‘ 殷 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 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何晏集解引汉马融曰:“所损益,谓文质三统。” 朱熹 集注:“文质谓夏尚忠, 商尚质, 周尚文;三统谓夏正建寅为人统, 商正建丑为地统, 周正建子为天统。”
  •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FMI
    • 五行

    (1)(名)性质;本质:实~|~的变化。

    (2)(名)质量:保~保量。

    (3)(名)物质:~粒|~料。

    (4)(形)朴素;单纯:~朴。

    (5)(动)询问;责问:~问|~询。

    (6)(动)抵押:以衣物~钱。

    (7)(名)抵押品:以此物为~。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GGG
    • 五行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拼音tǒng
    • 注音ㄊㄨㄥ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XYCQ
    • 五行

    (1)(名)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

    (2)(副)总起来总括全部:~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