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ǔ diào |
注音: | ㄩˇ ㄉ一ㄠˋ |
词性: | 名词 |
语调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语调
(1) 说话时语音高低轻重配置而形成的腔调
引证解释:
⒈ 指朗读或说话的高低轻重快慢等。表示一定的语气和情感。
引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二一:“只是有好多人语调尚未圆熟,文句读起来不大顺口合拍。”
王西彦《夜宴》五:“接任后第一次向学生训话,他就用慷慨激昂的语调揭举了三章约法。”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他竭力使自己的发言保持平静的语调。”
⒉ 指言论的调子。
引梁启超《致蔡松坡第五书》:“国际间之语调,虽不必刻舟以求,然亦可谓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矣。”
⒊ 笔调。
引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技术是幼稚的,往往留存着旧小说上的写法和语调。”
国语词典:
说话时轻重、缓急、长短的声调。
网络解释:
语调
- 1、就是你的声音偏向女性化。说话的习惯也不。所以你应该刻意培养自己的说话语调。这个需要技巧和长时间的锻炼。
- 2、他的发言十分精彩,而且语调是那么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 3、从自身性格出发,准确定位,知性,可爱或是活泼,每天保持良心情学会自信,培养自己的坐姿站姿吃相睡相,根据自己的声音调控说话语速和语调,举手投足都要散发独特魅力,不要盲目模仿把握要领。
- 4、朗读时一定要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这样才能把作品的内容形象生动地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 5、娓娓道来,不急不躁。散文的妙处不在于叙说缜密完整的故事,却十分在意叙说的真诚和语调的亲切,也就是说有一种特别的韵味和情怀,一种神秘解难的东西从作家性灵中流出,它反复出现,回环不已,让读者感同身受,跟随闲散自在的文字,作精神漫游,处处流连,处处风景。
- 6、主要靠语气词和语调。
字义分解
- 拼音yǔ,yù
- 注音ㄩˇ,ㄩˋ
- 笔划9
- 繁体語
- 五笔YGKG
- 五行木
yǔ
1.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 说:细语。低语。
yù1. 告诉:不以语人。
- 拼音tiáo,diào
- 注音ㄊㄧㄠˊ,ㄉㄧㄠˋ,ㄓㄡ
- 笔划10
- 繁体調
- 五笔YMFK
tiáo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5. 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
7. 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diào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