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条
拼音: | cí tiáo |
注音: | ㄘˊ ㄊ一ㄠˊ |
辞条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文律。谓作文章的法则。 2.犹辞藻。 3.离开树枝。
引证解释:
⒈ 犹文律。谓作文章的法则。
引晋陆机《文赋》:“普辞条与文律,良余膺之所服。”
⒉ 犹辞藻。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未过有所通,为谢标榜诸义,作数百语,既有佳致,兼辞条丰蔚。”
⒊ 离开树枝。
引《南齐书·王俭传》:“秋叶辞条,不假风飊之力;太阳躋景,无俟萤爝之暉。”
明梁辰鱼《浣纱记·见王》:“故园为甚便轻抛,花落辞条,一任风飘。”
国语词典:
辞藻条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既有佳致,兼辞条丰蔚,甚足以动心骇听。」也作「辞理」。
网络解释:
辞条
辞条 原意是指:在词典中的定义指文律或作文章的法则,还指辞藻,或者离开树枝。由于辞条在广泛辞典类书籍的广泛应用,辞条的概念已与词条的概念相类似。辞条今意指:在辞典中关于条目及词汇的解释或诠注,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给予较为细致的阐述和说明。字义分解
- 拼音cí
- 注音ㄘˊ
- 笔划13
- 繁体辭
- 五笔TDUH
- 五行金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