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令
拼音:bǎn lìng
注音:ㄅㄢˇ ㄌ一ㄥˋ

板令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律令,法令。 2.诏令。

引证解释:

⒈ 律令,法令。

《后汉书·应劭传》:“窃不自揆,贪少云补,輒撰具《律本章句》、《尚书旧事》、《廷尉板令》……凡二百五十篇。”
王先谦集解引惠栋曰:“汉有尉律,廷尉所用之律。”

⒉ 诏令。

《世说新语·方正》“高贵乡公薨” 刘孝标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曹髦﹞曰:‘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是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 王经諫不听,乃出怀中板令投地曰:‘行之决矣!’”

网络解释:

板令

  • 板令,拼音bǎn lìng,汉语词语,意思是律令,法令。
  • 字义分解

    • 拼音bǎn
    • 注音ㄅㄢ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RCY
    • 五行

    (1)(名)(~儿)片状的较硬的物体:木~儿。

    (2)(名)(~儿)专指店铺的门板:铺子都上了~儿了。

    (3)(名)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檀~。

    (4)(名)(~儿)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快~儿|慢~。

    (5)(形)呆板:他一点也不活泼;太~了。

    (6)((形)硬得像板子似的:地~了;不好锄。

    (7)(形)表情严肃:他~着脸不说话。

    (8)〔板〕见〔老板〕。

    • 拼音líng,lǐng,lìng
    • 注音ㄌㄧㄥˊ,ㄌㄧㄥˇ,ㄌㄧㄥ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WY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