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囊妙计
拼音:jǐn náng miào jì
注音:ㄐ一ㄣˇ ㄋㄤˊ ㄇ一ㄠˋ ㄐ一ˋ
词性: 成语

锦囊妙计的意思

词语解释:

锦囊妙计jǐnnáng-miàojì

(1) 比喻能届时解决紧急问题而又暂时保密的好办法

bag of tricks

引证解释:

⒈ 封在锦囊中的神妙计策。常比喻预先安排下的应付意外、解救危急的有效方法。

《三国演义》第五四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此时转比何玉凤来的气壮胆粗。”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朝鲜人》:“假若你是这个司务长,看你的锦囊妙计吧。”
亦省作“锦囊计”。川剧《谭记儿·定计》:“妾身自有锦囊计,要使他满船空载明月归!”

国语词典:

机密而能解决紧急问题的完善计策。

网络解释:

锦囊妙计 (汉语成语)

  • 锦囊妙计,读音jǐn náng miào jì,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锦囊是旧时封藏机密文件或诗稿的织锦口袋。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 锦囊妙计的近反义词

    • 1、你有什么锦囊妙计,快点告诉我们吧!
    • 2、英国的一组研究人员认为他们自有锦囊妙计
    • 3、刚才我的发言是抛砖引玉,现在该轮到你"小诸葛"拿出锦囊妙计了。
    • 4、为什么叫麻烦?你的锦囊妙计在哪里呢?
    • 5、请大家放心,这条锦囊妙计一定会让我们转危为安。
    • 6、如果郭树清还有什么锦囊妙计,眼下他是不会说出来的。

    字义分解

    • 拼音jǐn
    • 注音ㄐㄧㄣ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QRMH
    • 五行

    (1)(名)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2)(形)色彩鲜明华丽:~霞|~缎。

    • 拼音náng,nāng
    • 注音ㄋㄤˊ,ㄋㄤ
    • 笔划22
    • 繁体
    • 五笔GKHE
    • 五行

    náng

    1. 口袋:药囊。探囊取物。囊空如洗。囊括。

    2. 〔囊生〕藏语,中国西藏农奴主家的奴隶。亦称“朗生”。

    3. 像口袋的东西:胆囊。胶囊。囊肿。

    nāng

    1. 〔囊膪〕猪的乳部肥而松软的肉。

    2. 〔囊揣〕a.虚弱,懦弱;b.同“囊膪”。

    • 拼音miào
    • 注音ㄇㄧㄠ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VITT
    • 五行

    (1)(形)好;美妙:~品|~境|~不可言。

    (2)(形)神奇;巧妙;奥妙:~计|~策|~用|~算|~诀|~手回春|莫名其~。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FH
    • 五行

    (1)(动)计算:核~|共~|数以万~。

    (2)(名)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时~|体温~|晴雨~。

    (3)(名)主意;策略;计划:~策|缓兵之~|眉头一皱;~上心来|百年大~。

    (4)(动)做计划;打算:设~|为加强安全~;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

    (5)(Jì)姓。